第一次接觸到『迴向文』是參加佛光山的體驗營活動,在用餐前必須跟著唸一長串的經文,內容大致是感謝贈與飯菜的人、煮飯的工作人、及佛主,最後聽到敲木魚的聲音代表結束,也就是可以開動啦。
我覺得飯前的迴向文跟基督教的飯前禱告很類似,尤敏帶過我幾次飯前禱告,禱告內容大致是感謝我們團聚、感謝聚餐、感謝神。最後『阿門』也就代表開動。
最近都在聽一位靈媒 Ruowen Huang 的YOUTUBE,她講到關於我們的說出口的話,最後都是會迴向給自己,如果常說些負面用詞,生活也會過得越來越糟糕,使用負面用詞的頻率也會越高,就是吸引力法則。
幾天後我又看到ZEN大的一篇文章,他描述有些用犀利誇張用詞的作家,為了吸引人注意刻意用容易引起注意的描述方式,負面又越糟的文字本來就比較容易引起觀看,而這些作家,時間一久生活也過得很糟糕,甚至還生病了。
以前我以為吸引力法則只限於人際上,沒想到語言、文字,這些都是一樣的道理,不妨回頭看看自己的LINE 名字下的小標,如果是使用了較負面的形容詞,動動手指改一改吧。
封面照片是一個迴圈的符號,代表所有的因果都是一個循環,如果要跳出迴圈,首先第一步就是意識到自己在迴圈內,才有機會離開迴圈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