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得的聚餐,朋友間除了分享近況外,我們也會說說自己遇見很鳥的事情,我有時說出很鳥的事情是為了討拍,回應給我的可能是他們曾經的經歷,或是對於這件事他們看見的角度,而給我安慰的比例上少許多,也有可能我看起來很強壯,不需要說點好聽話。
當然當下我覺得不到安慰,但事後我自己重新回想一下事情,也看見不同的角度,重新欣賞事情的發生,對於對方的不諒解比例又下滑許多,也覺得這是一般人有的反應,只是我剛好是主角,內心不好受的成分就多了。
昨天在FB看見一篇文章,大意是說常有人說:說了對於事情又不會有所改變。但我們腦迴路當重述一件事情時,就會重新思考一次。對於已發生事情是不會有所改變,但有機會看見不同的樣貌。
我仔細想想的確如此,但回應的人也是非常重要,如果回應的人只是順著你的話認同你,而無法一起打磨出別的事情角度,當事人只會覺得自己遇見的鳥事真的很鳥,反而加深了當事人在淤泥陷入的深度。
阿堂鹹粥老闆這段影片很值得看,自由市場為什麼價格要接受大眾的批判,若覺得沒價值就不要去消費,為什麼年輕人的薪資上不來,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老闆得到的利潤不高時,那怎麼分潤給員工呢?事情一環扣著一環,當只看見一環時就有太偏頗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